fc2ブログ

スマイル日記 みんなのブログ

教室での出来事、先生・生徒さんの面白話、中国語のワンポイントレッスンなどを気楽に綴っています。

文法天天记 001

今天 我们来介绍一个文法
连……都/也 (不)……

lián ……dōu/yě (bù)……

意味: 極端な例をあげ,他を暗示する。

例文:
1、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名前さえ書けない

 
2、甚至连他都哭起来了。
           彼さえ泣きだした

3、连小孩子都会。
           子どもにさえできる

4、连读报的时间也没有。
           新聞さえ読むひまがない

5、那样的事连三岁的小孩子也知道。
           そんなことは三つの子どもさえ知っている

6、甚至连不相识的人都来信鼓励。
見知らぬ人からさえ激励の手紙がきた

7、别说是星期天,甚至连大年初一他都要去工作。
           彼は日曜どころか,正月さえ働きに出る

8、甚至在科学万能的今天,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
           科学万能の今日でさえ,まだわからないことはたくさんある

这个文法,你学会了吗?
スポンサーサイト



  1. 2016/02/29(月) 13:28:30|
  2. 中国語文法対策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無題

大家好!
パワーアップ中国語早口言葉です~!^^v
本日も練習をお忘れなく・・・・!
「いつやる!?いまでしょう!?」
このフレーズ、古いネタになってしまいましたが、
語学勉強にはもってこいです。

では、皆さま!よい週末を!
周末愉快!

白石白又滑,
bái shí bái yòu huá,

搬来白石搭白塔。
bān lái bái shí dā bái tǎ。

白石塔,
bái shí tǎ,

白石塔,
bái shí tǎ,

白石搭石塔,
bái shí dā shí tǎ,

白塔白石搭。
bái tǎ bái shí dā。

搭好白石塔,
dā hǎo bái shí tǎ,

白塔白又滑。
bái tǎ bái yòu huá。
  1. 2016/02/27(土) 13:31:37|
  2. 中国のニュース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旅行に行く初心者への必要な単語

出境 chū jìng:          出国
入境 rù jìng:          入国
护照 hù zhào:          パスポート
护照号码 hù zhào hào mǎ:       旅券ナンバー
护照有效期  hù zhào yǒu xiào qī:     旅券有効期間
发证机关 fā zhèng jī guān:       旅券発行期間
签证 qiān zhèng:          ビザ
申请 shēn qǐng 签证 :       ビザ申請
落地luò dì 签证 :       ランディング ビザ
签证延期 yán qī :       ビザ延期
入境/出境签证 :   入国/出国ビザ
再 zài 入境 :        再入国
工作 gōng zuò签证 :       就労ビザ
留学 liú xué签证 :       留学ビザ
旅游 lǚyóu签证 :       観光ビザ
  1. 2016/02/25(木) 16:03:38|
  2. 中国語の初心者へ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中国語早口言葉

無題


大家下午好!
皆さま、中国語早口言葉第二弾です。
これからも少しずつUPしていきますので、ぜひ発音練習に活用してくださいね。


小猪扛锄头,
xiǎo zhū káng chú tóu,

吭哧吭哧走。
kēng chī kēng chī zǒu。

小鸟唱枝头,
xiǎo niǎo chàng zhī tóu,

小猪扭头瞅,
xiǎo zhū nǐu tóu chǒu,

锄头撞石头,
chú tóu zhuàng shí tóu,

石头砸猪头。
shí tóu zá zhū tóu。

小猪怨锄头,
xiǎo zhū yuàn chú tóu,

锄头怨猪头。
chú tóu yuàn zhū tóu。
  1. 2016/02/25(木) 13:24:21|
  2. 中国のニュース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长城

长城 cháng chéng

万里の長城
北京の周りのを紹介してあげます。

司馬台長城(しばだい)   
険しい山の上に築かれている。あえてあまり修復されていない。

金山嶺長城(きんざんれい)
慕田峪と司馬台の間にあり、司馬台とお互いに徒歩で行き来できる。

蟠龍山長城
あえて全く修復せずに公開された長城。崩れかかった長城の上に歩道だけを整備して公開された。古北口長城(こほくこう)

大榛峪長城(だいしんよく)

黄花城長城(こうかじょう)

慕田峪長城(ぼでんよく)

箭扣長城(せんこう)

八達嶺長城(はったつれい)
もっとも有名な見学地。ツアーのほか北京市内からの路線バスも頻繁にある。水関長城(すいかん)

居庸関 ・居庸関長城(きょようかん)
八達嶺長城のすぐ北京寄りにある。元代に建築された雲台が著名。2006年に修復後公開された。挿箭嶺長城(そうせんれい)
  1. 2016/02/23(火) 17:05:53|
  2. 中国のニュース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元宵节

今天是中国的元宵节。
今日は中国の元宵節です。

元宵节 yuán xiāo jié
元宵節 げんしょうせつ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中国人喜欢吃元宵、点灯笼、猜灯谜。

---------------------------------------------------------------------

今日は中国の元宵節です。

毎年、旧暦のお正月の十五日です。

当日には、中国人は元宵団子を食べます。

きれいな提灯をつけます。

提灯の上になぞなぞを書いております。

中国人はなぞなぞを書いて当てさせる遊びが気に入ります。

新年の最後の日ですので、爆竹はどこでもあって、にぎやかです。

小正月といいます。

楽しみですよ。
  1. 2016/02/22(月) 17:43:16|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早口言葉 パワーアップして復活!^^

抓兔


一位爷爷他姓顾,
yí wèi yé yé tā xìng gù,

上街打醋又买布。
shàng jiē dǎ cù yòu mǎi bù。

买了布,打了醋,
mǎi le bù, dǎ le cù,

回头看见鹰抓兔。
húi tóu kàn jiàn yīng zhuā tù。

放下布,搁下醋,
fàng xià bù, gē xià cù,

上前去追鹰和兔,
shàng qián qù zhūi yīng hé tù,

飞了鹰,跑了兔。
fēi le yīng, pǎo le tù。

打翻醋,醋湿布。
dǎ fān cù, cù shī bù。

  1. 2016/02/20(土) 10:43:10|
  2. 中国語の早口言葉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拜帖

如今,随着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的出现,贺年片、贺年卡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可要是在古代,人们似乎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古时,有点身份的人在春节时都会用类似现在贺年片的“拜年帖”相互问候。而且,送“拜年帖”是个很郑重的事儿,因此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慎重。“拜年帖”,顾名思义,就是古人在春节时表示新春问候、吉祥祝福的专用帖子,属于“名片”的一种,类似于今天的“贺年片”、“贺年卡”。古时,“拜年帖”主要在文人雅士、官府僚吏乃至朝堂君臣中使用,是社会上层、名流人士春节期间交往的专用品。

  “拜年帖”最早出现在唐代

  “拜年帖”的出现,根据现有的记载应该在唐代。当时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拜年活动不但普及到民间,也逐渐“程序化”、“仪式化”了。随着纸张的普及,“文房四宝”成为上流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广泛使用的日常用品,这些都为“拜年帖”的流行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人们再也不用拎着竹片、木片到处跑了。

  唐代科举制度鼎盛,支撑其运作的关键环节就是“门生”制度。各地举子进京赶考,官方不设“资格审查”,但你得拜访名人,投身某个老师的门下做门生,从而获得推荐,才能打着老师的旗号去考试。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门帖”了,谓之为“门状”。其间往来,尤其是录取放榜之后,必须上门拜谢,专用的“拜帖”随之产生。而春节表达心意的“门状”,无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拜年帖”了。

  盛行:宋朝广泛使用“拜年帖”

  根据现在能够看到的文字记载,“拜年帖”的盛行在大宋王朝,地点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催生“拜年帖”广泛使用的直接原因,除了显示身份、联络感情之外,还因为当时的人们越来越懒,疏于往来走动和面对面交流。当时的汴梁文人云集,官员众多,是上层人物聚集的地方。需要走动拜年的人实在太多,带来几个问题:一是时间不够用,不该拜的拜了,那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应该拜的没去拜,那问题就大了;二是见人磕头实在太累,就是作揖也会胳膊酸疼,不磕头不作揖又不够礼貌。怎么办呢?于是程序进一步简化:用专用的帖子拜年。

  宋代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得很清楚:“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对于那些平时往来较少的亲戚、关系一般的朋友、应酬不多的同僚或者生意伙伴,写张“拜年帖”派人送去,也就算是过节没有忘记你,如此而已。

  北宋年间,开始出现名帖收藏家,并将所藏选刊刻石。如《游宦纪闻》记载的《元祐十六家墨迹》,就是最古老的一部名帖集。其中著名词人秦观的《贺正旦》帖,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名人“贺年片”,也就是“拜年帖”。

  此外,“拜年帖”的用语也有严格的讲究,尤其表明身份的词语不能用错。

  泛滥:“拜年帖”盛行过度包装

  到了明代,投谒拜年成为普遍的交往形式,礼仪的成分多于情感的内容。

  当时著名文人文征明,在他的一首题为《贺年》的诗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由此可见,“拜年帖”当时已经被大众广为使用了。

  与此相应的,就是“拜年帖”的高度形式化、华美化。宋明时期,“拜年帖”的制作越来越复杂,投递的讲究也越来越多。有的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上赤金为字,有的用整幅织锦做帖子,上面的吉祥用语是预先织成的。

  “拜年帖”泛滥的主要标志,是逐渐盛行“过度包装”:给帖子加上底壳,用不同颜色的包装区别不同的帖子。下级送给上级,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老师,用红绫制底壳等。

  到了清代,“拜年帖”已经彻底变味。从文人雅士的酬酢、民间亲友的礼节,变成了官场交易的工具,乃至于皇家色彩的“规定礼数”。帖子上不但署名,还要用印,而且专门发明了一种拜匣,用来盛放“拜年帖”。拜匣的出现,让“拜年帖”跟木头扯上了关系。

  拜匣的出现除了礼仪的程式化之外,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使然。拜匣用料名贵,工艺精良,雕刻花纹、配饰金银等,内中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乃至直接的银票。从流传至今的拜匣就可以看出,仅拜匣的红木材料就已经价值连城了。

  故事:三十张“拜年帖”让李鸿章惊出冷汗

  李鸿章负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时候,有一项职责就是代转海外使臣给皇上的奏折,其中当然包括每年的“拜年帖”。当时给皇上的节日奏折,也叫“请安折”,是最高等级的“拜年帖”。

  那个年代没有快递,因此邮件传递得走海路,慢得很。因此,派驻各国的使臣要早早把“拜年帖”寄来,临到过节再由李鸿章转呈上去。这时大清朝派驻美国的使臣是崔国因,此人不但是李鸿章的安徽老乡,还是李鸿章一手提携上来的,甚至连崔国因出使美国,也是由李鸿章保荐的。

  崔国因的外交业务水平没有问题,就是和朝中大臣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太好,有时也不太注意细节。临到“封印”(春节放假)的前一天,李鸿章才发现,崔国因寄来的“拜年帖”出了大问题———请安折咨文上的印花盖反了。再一检查,他寄来的三十个文件上的印花都是反的。按照大清公文管理规定,印花倒盖是“大不敬”,严重的话是要被杀头的,说不定还会牵连到李鸿章。

  李鸿章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这种“拜年帖”递上去自然不行,不给皇上“拜年”更不行,更换又来不及。幸好李鸿章不但会做官,尤其是“应急处理”水平一流。他马上找到奏事处打通关系,奏事处也很给李大人面子,总算把这事忽悠过去了。

  但是奏事处最后“索京蚨八千”,也就是说奏事处的办事人员后来向李大人索要了一些钱,代价可谓不小。事后,李鸿章把倒盖的印章剪下壹枚,回寄给崔国因,责怪一通了事。
  1. 2016/02/19(金) 16:42:09|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中国的 龙

龙是东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柬埔寨等)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 。

龙在传说里有多种类型,共同特点是身躯长、眼睛突出、嘴边有长须、四对爪子、鳞片大、腥味浓烈、叫声如牛。其中一种龙的形象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龙的传说和龙文化是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

在汉族等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常用来象征祥瑞,是四圣兽之一,根本不同于西方的恶魔Dragon,有的传教士把龙翻译为Dragon,导致中华形象在欧美的恶魔化,欧美华人创立新词Loong来翻译汉语的龙,维护中华的主要象征符号。
  1. 2016/02/17(水) 13:08:15|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大手牵小手

《小手拉大手》是由梁静茹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亲亲》中。这首歌翻唱自动画电影《猫的报恩》片尾曲《幻化成风》,由陈绮贞填词,钟成虎制作。
非常好听的一首歌 快听听吧 !


大手牵小手


还记得那场音乐会的烟火

还记得那个凉凉的深秋

还记得人潮把你推向了我

游乐园拥挤的正是时候

一个夜晚坚持不睡的等候

一起泡温泉奢侈的享受

又一次日记里愚蠢的困惑

因为你的微笑幻化成风

你大大的勇敢保护着我

我小小的关怀喋喋不休

感谢我们一起走了那么久

又再一次回到凉凉深秋

给你我的手像温柔野兽

把自由交给草原的辽阔

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郊游

今天别想太多

你是我的梦像北方的风

吹着南方暖洋洋的哀愁

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加油

向昨天挥挥手

给你我的手像温柔野兽

我们一直就这样向前走

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郊游

今天别想太多

我啦啦啦啦像北方的风

吹着南方暖洋洋的哀愁

我们小手拉大手今天加油

向昨天挥挥手

我们小手拉大手

今天为我加油

舍不得挥挥手
  1. 2016/02/16(火) 17:21:36|
  2. 中国歌の紹介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1月27日[3-5] —公元前210年),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出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的邯郸的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嬴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 这时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 ,独擅大权。即位时由于年少,国政皆由相邦吕不韦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前239年,秦始皇年已21岁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初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 后见秦王政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便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须、眉毛就献给太后,供其淫乐。 秦王政渐长,于是他们就骗他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 秦始皇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到雍县的离宫,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也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被封为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是秦国中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嫪毐难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对一个大臣斥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告诉嬴政嫪毐和太后的关系,秦始皇得知后非常生气,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 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 秦王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 秦王政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 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次年秦王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 其后,虽然秦王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还是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1. 2016/02/12(金) 16:13:29|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3

情人节小故事 4

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Lupercalia Festival)。这个说法是基督教会庆祝这一天是为了把古罗马的牧神节



(每年的2月15日庆祝,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产力)基督教化。
在罗马人崇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

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法乌努斯神(Faunus) 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神( Pan ),主管畜牧和农业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

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 Valentine's 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 在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1. 2016/02/10(水) 16:37:13|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情人节小故事 3

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1. 2016/02/10(水) 16:36:37|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情人节小故事 2

据说瓦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



情人节礼物
情人节礼物
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这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伦丁)。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1. 2016/02/10(水) 16:36:09|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情人节小故事 1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

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 Day ,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1. 2016/02/10(水) 16:35:38|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元宵节的花灯寄语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

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 “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

元宵节
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1. 2016/02/09(火) 16:00:19|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西游记---孙悟空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

孙悟空
礼,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地煞数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领。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后大闹地府与天宫,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因感觉职位低而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并迫使天庭承认该封号。因醉酒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佛祖的斗法中失利,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过自新。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法号行者,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最终修得正果,封为“斗战胜佛”。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人将它奉为神明。孙悟空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勇敢好斗、勇往直前,机智灵活,执著略带倔强,但有些自恋自大,不分清白。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中国人将它奉为神明。
  1. 2016/02/08(月) 14:05:10|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西游记--4

到达灵山·取得真经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上古燃灯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1. 2016/02/08(月) 14:04:26|
  2. 中国語の本の紹介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西游记--3

屡遭挫折·降妖伏魔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元子拿获。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乌鸡国国王因不敬文殊菩萨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狮精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因火眼金睛怕烟,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黑水河龙王变作艄公。诱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孙悟空请来西海龙王太子摩昂擒龙回西海。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国师,国王敬道灭僧。悟空等与三法师斗法,一一挫败他们,使之现了原形。

观音座前莲花池内金鱼修炼成精,在通天河岁食童男童女。悟空和八戒变作童子,打退妖怪。妖怪作法,使通天河封冻,诱唐僧上冰上行走,摄入水府,菩萨赶来。把金鱼收回南海。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看守童打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悟金箍棒被收,打不过他,请来火德真君、李天王、天兵天将、邓辛天君、水伯、十八罗汉等,无人匹敌,都被妖怪用金刚镯把兵器收去,后来找到太上老君处,方把青牛收伏。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唐僧、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来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气。西梁国正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琵琶洞蝎子变化的女妖摄去。悟空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使妖怪现了原形,死在坡前。

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天庭众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孙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灵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勇,借天兵神力,降服二怪,扇灭了大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西去。

后来,师徒四人又先后除去了万圣老龙和九头虫驸马,黄眉怪,蜘蛛精,蜈蚣精和青狮、白象、大鹏三怪。

比丘国国王圣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

陷空山无底洞里老鼠精又变化女子掳唐僧强逼成亲。孙悟空访知老鼠精是李天王义女,上天庭告状,李天王把鼠精押回天曹发落。灭僧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主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僧国。隐雾山豹子精欲食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虫睡倒,八戒一耙结果了妖怪性命。

师徒四人到天竺国,郡侯张榜求雨。悟空访知原委,劝郡侯向善,天降甘霖。师徒来到玉华州,因教授王子学艺,被黄狮精盗走兵器。悟空等三人夺回兵器,黄狮精投奔祖翁九灵元圣,即太乙救苦天尊坐下九头狮子所化。悟空至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请来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了九灵元圣。

来到金平府,唐僧元宵夜观灯,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尘三个犀牛摄去。悟空请来四木禽星擒拿三怪,斩首示众。

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

在铜台府地灵县寇员外家化斋后,寇家遭劫,寇员外丧生。唐僧师徒被当做强盗捉起入狱,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员外灵魂,案情大白。
  1. 2016/02/08(月) 14:01:28|
  2. 中国語の本の紹介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西游记--2

取经缘由·师徒来历

如来佛祖说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以大乘佛法劝化众生。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光蕊得中状元,被丞相殷开山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法名玄奘。后玄奘母子相见。报了前仇。

泾河龙王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太宗魂被迫入阴司对证。还生后修建“水陆大会”。请陈玄奘主行法事,开演诸品妙经。观世音显像,指化陈玄奘去西天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离边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在五行山揭去如来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强盗,唐僧数落人,孙悟空一怒离去,观世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因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黑风怪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诱黑风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属于嫦娥中的一员,《西游记》中“嫦娥”是对月府所有仙女的称呼。并非民间传说里的后羿之妻姮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黄风岭遇怪刮黄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1. 2016/02/08(月) 13:56:46|
  2. 中国語の本の紹介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西游记--1

石猴出世·大闹天宫

东胜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精月华,产下一石卵,石卵崩裂,生出一石猴。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须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归来打败混世魔王,收复七十二洞妖王,结义六大魔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秦广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1]

太白金星谏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把金刚镯从南天门扔下击中悟空。

猴王被擒。玉帝命天兵刀砍斧剁、南斗星君火烧、雷部正神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八卦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躲在巽宫,有风无火,遂无伤,却患了个老害眼病,名曰火眼金睛。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下旨游奕灵官、翊圣真君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西游记》原著中的“五百年”形容年代很久远,并非具体时间。根据原著第十四回中记载,五行山是王莽篡汉之时从天降下。据此推算,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实际已经过去大约六百多年)。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铜汁喝。
  1. 2016/02/08(月) 13:55:24|
  2. 中国語の本の紹介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西游记

《西游记》这本书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出版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八十一受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上了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1. 2016/02/08(月) 13:53:39|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郸城回车巷远远看到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直言进谏地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邯郸城,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 2016/02/03(水) 16:13:54|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 2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别。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而南京地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这是因为在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实行了暴政。当时的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心里纷纷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成了小年。西南云贵川地区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区把正月初一作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1. 2016/02/02(火) 14:18:22|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 1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1]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1]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1. 2016/02/02(火) 14:15:47|
  2. 中国小知識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次日天亮派人前去查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1. 2016/02/01(月) 13:54:00|
  2. 中国の古典
  3. | トラックバック:0
  4. | コメン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