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台南的印象也許還停留在鄉下、小吃、農村等皮毛的認識。
的確台南不像大都市般有著一柱擎天的高樓大廈,晚上也沒有雍容華貴浪漫的夜景,倒是因為台南是平地一年四季出產不少水果及稻米而被打下印記!
今兒個就來介紹介紹幾處有名的新景點!!
北門環狀自行車是全台唯一富含鹽業歷史文化的自行車道,配合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設立的單車租借站啟用。自行車道總長度約6.1公里;連結北門遊客中心、井仔腳、北門潟湖再繞回北門,自行車道鋪設AC柏油路面,設有安全護欄,安全無虞。
車道沿途設友賞鳥平台、遮蔭涼亭、休閒座椅,近距離遊覽竹篙鹽埕、紅樹林、鹽田遺址、鹽湖等自然生態;特別是黃昏時鹽田夕陽美景,可能也巧遇成千上萬隻黑腹燕鷗群飛翔,美不勝收。

古宅位於今日的台南市西門路2段225巷4號,清道光23年建立,是台南市目前尚存的古厝之一,由當時石宅先祖耀宗中舉而創建,後來由三郊董事官銜二品之開基祖時榮公所興建完成。
清乾降年間石時榮由廈門到台灣,一開始於林朝英元美號工作,後來石氏承接原有生意,將店號改為鼎限,有鼎承元美之意,而被慣稱為石鼎美古厝。石鼎美宅原創部分尚保存甚佳,座落在西區鬧區巷中,更顯其風格

「原台南測候所」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氣象局前,週圍鄰近於台灣文學館、湯德章紀念公園,所在之地為台南市中心的最高點–鷲嶺,海拔約14公尺。以圓形主建築搭配上灰色的大煙囪管,「原台南測候所」俗稱為「胡椒管」,於1898年完工,是臺灣日治初期所興建的少數大型建築物之一,更是現代氣象觀測的濫觴,於民國後改稱:「台南氣象局」。1998年因設備老舊,氣象觀察業務已全數移轉,被當地政府指定為臺南市定古蹟,2003年時,因建築年代久遠且外型少見,包含日本本土,同時期的測候所皆已拆除,故2003年升格為國定古蹟。
「原台南測候所」門口有兩棵洋紅風鈴木,每到三月,粉紅色的花朵便會綻放樹梢,團團錦簇的花朵開滿天際,微風輕拂而過,花瓣便會隨風飄落地面,再搭配上「原台南測候所」的日式風格建築,讓人彷彿有種來到日本賞櫻的錯覺,浪漫的粉紅色氛圍是三月時節您不能錯過的美麗。

台南市林默娘公園位在安平區,佔地面積為兩公頃,於民國九十三年四月正式對外開放。林默娘公園的建造工程共斥資兩千多萬元,是由台灣著名奇美企業旗下的奇美文化基金會所捐建。公園內有大片翠綠的草地,許多民眾在假日時帶著孩子到此放風箏,您也可在夕陽西下時沿著岸邊的步道漫步,欣賞多變的雲彩。
園區有多座大型雕像,媽祖林默娘的雕像皆雕製為少女的模樣,並設有「孝女成道」之石碑,意在期勉青年能學習媽祖的孝道精神。公園中最特別的就是林默娘花崗岩雕像,這座雕像高度為十六公尺,基座為四公尺,是中國廈門大學李維祀教授的創作品,柔美又不失莊嚴的雕像正望著安平港口,就像在守護著海上來往的船隻。

十鼓文創在台南仁德與高雄橋頭各有一個據點,分別創立於2005年與2010年,透過將文創精神帶入糖廠的老倉庫與建築,將富有歷史文化意涵的空間改造成集合休閒、表演、教育的多功能場域。
「十鼓文化村」位於十鼓仁糖文創園區,佔地有7.5公頃大,鄰近於台南市區,交通便利卻又遠離塵囂,幽靜的老糖廠透過空間活化,被賦予了全新生命,沿著參觀步道慢行,可見碩大的機具廠房述說過往的輝煌歷史,步上工廠的置高點,還可以鳥瞰園區遼闊風景,格外心曠神怡。
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園區三座大糖罐,仁德車路墘糖廠歷史館、鼓波咖啡和兒童溜滑梯遊戲區,讓旅客可以走進糖罐,參觀與眾不同的空間體驗,其中遊戲區的彎曲軌道與繽紛的球池,趣味性十足!連大人都會想去回憶小時候的單純快樂~
園區分成日間與夜間夜間參觀票兩大類,日間票為每天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夜間星光則是週末限定!只要購買六日的日間票,都能延續參觀至夜間時段,欣賞不同燈光的巧妙安排,將營區打造出浪漫神秘的悠閒氛圍,更能欣賞到美麗的夜景。最後,週六晚上另外有「十鼓擊樂團」的演出,絕對是來到園區不能錯過的聽覺饗宴!

這就台南自然純樸的面貌,,有空多去加深對他的認識哦!!
スポンサーサイト